在工资劳动仲裁中,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利息较难得到支持,但存在以下情形可以要求利息:
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胜诉后,用人单位拒不履行支付拖欠工资义务的,劳动者在申请强制执行时,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加倍利息。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这里的赔偿金可以理解为包含了利息的性质,是对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所造成损失的一种补偿。
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劳资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注明了薪资支付日期及延迟付款所产生的利息事宜,那么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时可以依据合同约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利息。例如:劳动合同中约定每月 15 日发放工资,若逾期支付,则按未支付工资一定比例支付利息,当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时,劳动者便可据此要求利息。
单位恶意欠薪:当用人单位存在恶意欠薪的不当行为时,劳动者要求支付工资利息的诉求有可能得到法律支持 。比如,用人单位有能力支付工资却故意拖欠,毫无正当理由长期不支付劳动者工资,这种情况下劳动者除了要求支付被拖欠的工资外,还可主张相应的利息赔偿。
仲裁裁决明确支付期限,用人单位未按仲裁裁决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若劳动仲裁裁决用人单位需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而用人单位在裁决生效后未按时履行支付义务,劳动者同样可以在申请强制执行时诉求利息,利息的计算方式一般是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来确定。
工伤医疗费诉求利息: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伤医疗费等,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时也可诉求相应利息,以补偿因延迟支付给劳动者带来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