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认定劳动关系通常需满足以下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规定:
一、主体资格合法
二、从属性(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人身从属性:劳动者需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如考勤、考核、奖惩制度),接受工作安排与监督管理。
经济从属性:劳动者以劳动获取报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通常无自主经营风险。
组织从属性:劳动者的工作内容纳入用人单位的业务组织体系,通常使用用人单位提供的工具、场所及生产资料。
三、劳动内容属于用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
四、劳动报酬的支付
五、其他辅助认定证据
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下证据可佐证事实劳动关系:
工资支付凭证(如银行流水、工资条);
身份证明(工作证、服务证、单位标识物品);
考勤记录;
工作文件(用人单位盖章的授权文书、招用记录);
证人证言;
社保缴纳记录;
日常工作沟通记录(邮件、聊天记录等)。
六、特殊情形辨析
劳务关系:短期性、独立性,无管理与被管理特征(如临时搬运工)。
实习/退休返聘:在校生实习通常不视为劳动关系;退休人员若已享受养老保险,一般按劳务关系处理。
新业态用工(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需结合平台管理程度、收入模式等综合判断,部分案例可能认定为劳动关系。
法律依据
总结
劳动关系的认定核心在于从属性(管理与被管理)及业务关联性,即使缺乏书面合同,通过实际履行行为的证据亦可确认。实践中需结合具体情形,综合判断双方权利义务的实质内容。